一個優秀的展廳,除了整體設計的出色及完整性,還應該有一些獨特的視覺亮點,這是觀眾對展廳最重要的記憶點之一。沒有這些視覺亮點,整個展廳就會給人一種非常平淡、平庸的感覺,參觀過程也就成了走過場。
設計之前的思考:把握展陳重點
亮點從何而來?不是憑空產生,也不是主觀臆想,而是以要梳理出來的展陳內容為依據。因此,在動手設計之前,需要首先好好消化展陳大綱,對內容深入解讀后分析出重點,然后再圍繞這些展陳重點,推導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,打造與內容緊密結合的主題空間。
平面布局階段:深入規劃亮點
提取出內容重點之后,就需要將內容重點合理的匹配到空間的相應位置。在整個參觀過程中,能夠不斷刺激觀展的情緒,最好就是讓觀眾心里的驚喜不斷,產生更多探索的欲望。
視覺場景反差
兩個不同空間之間轉場的時候,從視覺感官上能給觀眾以比較大的視覺反差。利用色彩、場景,或者是裝置,營造出一個多元空間,擺脫原有空間束縛,使得展館視覺設計形式更加豐富,超越狹義的固定空間,達到展館視覺設計的變革。
運用色塊區分空間
人在進入某一個空間后,最初幾秒內得到的印象75%是對色彩的感覺,然后才會去理解形體。色彩是人們對展廳的第一印象,在展廳設計種起著改變或者創造某種格調的作用,會給人帶來某種視覺上的差異或者藝術上的享受。根據大綱內容,可以將不同分區配置不同顏色,有效劃分模塊的同時,打破了空間的沉悶,也大大提升了視覺沖擊力。
營造沉浸式體驗區
運用聲光電多媒體設備,營造沉浸式的體驗區。重構時空幻境,渲染沉浸感,通過細節刻畫,營造出富有想象力又極具真實感的場景,讓觀眾體驗數字展廳的內涵,將觀眾陶醉在一個臆想、幻覺與時光重構的世界之中,這也是超現實主義的真正魅力所在,也是沉浸式魅力所在。
設計階段:主題空間營造
展廳中每一個場景承載著一個故事片段,參觀者于此是以探索者的身份來發現故事,在這種探索中,空間的精神內涵得以延展。我們提取重點內容,在空間上劃分好展示區域,接下來就是做具體的主題空間營造。保持元素的統一及完整性,才能從整體上呼應主題。在主題空間里同一元素的重復排列是重復設計中常用的手法。設計時則要注重變化,只有統一的元素在主題空間里形成相互呼應,重疊錯落,才能讓人感到韻味無窮。打造出與空間展示內容相適應的視覺亮點,才能夠真正激活展館生命力,給觀眾留下深刻印象。